促进平罗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分析和思考
发布日期:2017-11-20 来源: 宁夏国家税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制造业是现代经济的基石,不论是从国家层面看,还是从某个区域、城市看,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往往体现着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等综合实力。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平罗县制造业行业发展状况、了解制造业对地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发现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问题,税收政策执行落实效应,用好用足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积极作用,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一、平罗县制造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平罗县制造业基本概况

平罗县现有工业企业2147户,其中制造业1036户,占工业企业48.25%,制造业企业一般纳税人392户,占制造业企业37.83%。制造业结构主要有石油、金属、化学加工制造业549户,占制造业53%;食品、烟酒制造业及农副食品加工业216户,占制造业20.84%;纺织业及服装、皮毛皮革、制鞋业56户;木材、家具制造业38户;造纸印刷及体育用品制造业33户;医药制造业9户;汽车制造业1户,其他制造业134户。制造业出口退税企业54户(按月正常申报出口退税15户),千户集团企业5户,自治区级重点税源企业5户。

(二)平罗县制造业税收实现情况

2014年工业企业入库缴纳税款4.02亿元,工业制造业企业入库缴纳税款2.24亿元,占工业入库税款55.80%。同比增长37.63%;2015年工业企业入库缴纳税款3.97亿元,工业制造业企业入库缴纳税款2.74亿元,占工业入库税款69.05%,同比增长22.04%;2016年工业企业入库缴纳税款4.46亿元,工业制造业企业入库缴纳税款3.34亿元,占工业入库税款74.69%,同比增长21.74%。截至2017年8月,工业企业入库缴纳税款4.15亿元,工业制造业企业入库缴纳税款3.23亿元,占工业入库税款77.77%。

(三)平罗县制造业特点

一是制造业比重逐年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2016年平罗县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均在45%以上,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就业人员、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投入等指标也达到50%左右。也可以看出平罗县经济重心由农业向工业制造业的一步步转移和扩大。二是制造业构成集中于传统产业。从行业构成上看,制造业囊括了从农副产品加工到石油化工、金属制造、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共30个行业。而平罗县制造业,则明显呈现出行业的集中性,比重居前五位的是石油化工燃料加工业、橡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及非金属制造业,纺织业、服装鞋制品,食品、酒类制造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业。三是制造业组织形态呈点状态势。目前只有10户重点税源企业是支撑制造业经济发展主要力量,占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2016年,10户大型制造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1.17亿元,入库税款1.85亿元,从业人员2万余人,对平罗县经济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支柱作用。

二、平罗县制造业现行优惠政策享受情况及政策效应分析

(一)制造业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及企业享受情况

2016年,平罗县共有276户(次)享受了各类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减免销售收入60188.74万元,减免税款7084.57万元。就平罗县制造业企业而言,主要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涉及生物制品企业、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小微企业优惠等方面;有168户(次)享受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其中有131户(次)减免企业所得税1320万元,同比增加821万元。就平罗县制造业企业而言,主要享受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涉及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进行技术转让、企业自主创新、企业开发节能环保产品和技术、企业使用节能环保设备、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以及小微企业优惠;出口退(免)税政策方面平罗县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制造业企业36户。

(二)平罗县制造业税收政策落实效应分析

1.制造业的税收贡献额逐年增加。以增值税为例,2014年~2016年制造业增值税应纳税额与免抵调库的合计税额为6.88亿元,如将其近似为当期增值税收入,则制造业增值税收入占同期平罗县国税收入14.47亿元的47.54%。2014年~2016年,平罗县制造业纳税户数从503户增至969户,应纳增值税额从2.24亿元增至3.34亿元。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对税收的贡献在逐年增加,如果再把所得税等税种一并计算,制造业在税收份额中稳居首位。

2.制造业的税收优惠面逐步扩大。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调整及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制造企业的税收优惠受益面日益扩大。截至2016年年底,平罗县制造业中享受增值税、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532户,享受增值税退税税额累计达380万元。同时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对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推动企业从制造向创造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3.制造业的税收负担渐趋合理。平罗县制造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相当部分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由于其生产经营链条的上游多为小规模纳税人,无法获取充足的进项税额抵扣,税负相对较高。随着我国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低等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出台,使得制造业的税收负担总体降低。另外,今年国务院6项减税政策更是切实降低企业税负,扩大税收优惠的福利性政策,2016年制造业共办理出口退税3738万元,免抵税额447万元,大大减轻了制造业出口企业的税收负担。

4.制造业的税收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煤炭化工、金属制造等行业是传统产业,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率调整等政策,对促进这些行业发展的正面效应正逐步显现。以增值税转型为例,2016年平罗县制造业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占全部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石油加工、炼焦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医药制造业14.82%、9.89%、8.03%、6.02%。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出台,有助于缓解化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瓶颈问题促进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引导企业以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来替代扩充土地和基本建设等其他经营行为。

以宁夏大地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成立于2002年9月,现有员工7000余人,总资产115亿元,2016年生产规模达到41.45亿元。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涉及资源综合利用收入减按90%确认所得额、利用“三废”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等。2014年~2016年享受政策减免税款380万元,其下属宁夏坤辉气化有限公司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享受收入减按90%确认所得的税优惠政策5856万元。大大减轻了企业税负负担,使企业能够拿出更多资金投入到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方面,有利于走出企业从高污染、高耗能的困境向可持续、可循环利用方面转型。

三、平罗县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及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平罗县制造业的困境

1.主要经济分布以农业为主,起步晚、进程慢。平罗县自古有西北的鱼米之乡,有“塞上小江南”的美誉。是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小麦、水稻、玉米种植面积为23.1万亩、13.8万亩和36.6万亩,产量分别达到6.64万吨、5.91万吨、17.24万吨;蔬菜质量、品质上乘,种植面积达24万亩;养殖规模较大,牛、羊、猪、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5.27万头、162.3万只、25.83万头、454万只。由此可见平罗县依旧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县,而工业起步晚、进程慢的特点不同程度上是受区域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影响造成的。

2.产业层次不高,人均附加值普遍较低。平罗县制造业的主要产业集中在传统领域的高污染、高耗能制造业,处在较低的加工制造环节,人均附加值严重偏低。产业层次低下,势必影响制造业的后续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度,推动产业由低技术、低附加值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演变,是平罗县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用于投资科技研发费用意愿不强、核心竞争力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相对偏低。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关键推动力。抛开制造业行业限制而论,2016年,在平罗县国税局进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有8户,说明不够重视创新,重模仿。制造业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战略投资中不够重视创新能力、科研技术的重要性,导致企业投向分流,近期需求不足等。所以必须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高科技研发占企业的投资比例才是关键。

(二)平罗县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

由于平罗县制造业企业的特有模式和困境,以及当前整体经济面临的能源原材料涨价、节能减排约束、人民币升值和劳动用工成本上升等现实问题,平罗县制造业亟待通过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

1.开发具有先导作用和能大幅度提高产业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制造业完成从传统低端、低附加值制造到现代高端、高附加值制造的转变。

2.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关键技术,提升技术交流平台,构建激励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引导和激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规则,鼓励企业增加品牌建设投入,提升品牌价值

3.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鼓励大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存量调整,迅速壮大规模和资金实力,形成真正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培育中小企业成为“小巨人”或“配件明星”,在产业内部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兼备的金字塔状分工协作体系。

应该说,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既要靠企业自身的技术更新改造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等措施,更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政策引导与支持。其中,税收政策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完善税收政策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1.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加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例如支持节能减排工程建设的重点示范项目,并对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对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机器设备,按适当比例给予增值税减免优惠,完善节能减排产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2.发挥财税政策的引领作用。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和引进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行业,比如,对于装备制造业较发达的地区,建议重点扶持先进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并完善有关资产重组的增值税税收政策;加快各类装备制造企业并购步伐,引导企业之间充分发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合力作用。

3.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推动制造业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税收政策的扶持力度。例如从户籍政策、住房政策、人才交流政策等多方面入手,支持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对高端人才的吸纳能力。

4.推动税收优惠政策的稳妥落实。首先,制定必要的资源回收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增值税和所得税方面,鼓励企业更新改造旧设备,购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先进设备,允许其加快此类设备的折旧速度或给予所得税优惠。其次,开征环保税,根据污染物特点实行差别税率。最后,可借鉴国际经验,通过政府面向开展节能减排的制造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财政补贴,大幅调动节能降耗的积极性,更好地引导制造业绿色转型。

 

(作者单位:平罗县国税局)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信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